楔子·丹门二屋
汉水汤汤,伏牛苍苍。
丹淅平原上,尧帝晚年的部族已从狩猎转向耕织。舜继位后,疏九河、劝农桑,丹阳城渐成南部落辐辏之地。唯尧子朱丹受封淅水,却纵情享乐,不理民生,致使封地内械斗频发,民怨渐起。
舜念尧恩,未加严惩,亲赴丹淅重整秩序。百姓感其德,于黄水冲北岸立舜帝庙,香火千年不绝。
黄水冲,如一巨龙南跃武当,北汲丹江。
朱丹曾在此扎营盘踞,后人称其地为"小丹营";舜帝驻跸处则称"大丹营"。两营相隔二里,一兴一衰,恰似二人功过—
大丹营侧舜帝庙晨钟暮鼓,檐角铁马叮当,老人们常说那是"尧舜爷们逗娃娃呢";
小丹营旁的小灵庙,虽殿宇宏伟,却空灵僻静,唯夜半时有碎埙声从供桌下传来,湿漉漉的童子脚印直排到丹江边......
为此,这里的后裔对这一现象为之敬畏。
主人公生于黄水冲畔的丹门二屋。
男丁兴旺恰是老来得子,外姓人瞧着襁褓咽唾沫,递话问:"能送不?若能送,定享荣华富贵。"
适逢高学假回的三哥,把《论语》往案头一拍,力斥外议:"虽咱家男丁多,但不缺小弟这口饭!"
话音未落,阵风传来檐角铁马齐鸣声。
小主人公“咿咿呀呀”欢实的在箩筐中蹦跳着。